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8:36 点击次数:176
说到朝鲜突然介入俄乌战争这件事,其实得从俄罗斯的困境讲起。2022年2月,俄罗斯发动战争时,以为能速战速决,结果拖成了消耗战。西方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和资金,让俄军在人力和弹药上都出现短缺。普京一开始靠国内征兵和雇佣军勉强维持,但伤亡过大,国内不满情绪升高。到2024年,俄军在库尔斯克方向被乌军反推,丢了不少地盘。这时,朝鲜出手了。
朝鲜参战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,而是两国关系逐步走近的结果。朝鲜不仅给俄罗斯提供炮弹和导弹,还派遣了部队。自2024年10月消息公开,到2025年9月,朝鲜出兵规模已达1.5万人,韩国情报机构称已有2000人阵亡。普京在公开场合称赞朝鲜士兵“英勇”,而金正恩则回应说这是“兄弟的义务”。这不仅给俄罗斯提供了急需的人力支援,也让普京开始尝试新的“集团作战”模式。
要理解普京的思路,还得从他上台时讲起。1999年,叶利钦任命他为总理。当时俄罗斯刚从苏联解体的混乱期走出来,经济低迷、社会动荡。车臣战争是普京的成名仗。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打得很惨,叶利钦签署停火协议,被认为是耻辱。普京上台后,借着车臣武装闹事和一系列爆炸案,他铁腕出兵,先用空袭,再派地面部队,2000年拿下格罗兹尼。虽然战争拖到2009年才收尾,但普京借此稳住了国内局势,赢得了民众支持,随后顺利当选总统。那场战争让普京认识到,内部威胁必须果断处理,不能拖延。而西方当时没有大规模干预,因为认为这是俄罗斯的“家务事”。
展开剩余67%但到了乌克兰战争,情况完全不同。俄罗斯在2022年初期推进迅速,但很快陷入僵局。乌克兰顽强抵抗,西方全面援助。2024年8月,乌军甚至突袭库尔斯克,占领了俄罗斯本土大片土地。俄军伤亡惨重,但普京又不敢大规模征兵,怕引发国内动荡。与此同时,俄罗斯在中东和非洲的影响力也削弱,叙利亚的基地被削弱,非洲势力缩水。相比车臣战争的“单打独斗”,这次俄罗斯面对的是美欧北约的集团围堵。
朝鲜的登场,正是填补俄罗斯空缺的重要环节。早在2022年,朝鲜就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“独立”,为俄罗斯站台。2023年金正恩访俄,2024年普京回访平壤,双方签下“全面战略伙伴条约”,明确军事互助。朝鲜不仅向俄罗斯出售了上百万发炮弹和短程导弹,还在2024年8月决定派兵。第一批3000人先到俄罗斯远东训练,换上俄军制服,随后进入库尔斯克参战。2025年初,乌克兰甚至公布了俘虏朝鲜士兵的视频。
朝鲜为何愿意派兵?说白了是互利互惠。朝鲜长期受制裁,缺钱缺粮。俄罗斯给了现金、粮食和技术支持:2024年付了2亿美元,每位朝鲜士兵月薪2000美元,还提供了70万吨大米。同时,朝鲜借此锻炼部队,学习无人机作战等现代战法。俄罗斯还帮朝鲜发射卫星,提供导弹和核技术上的支持。对朝鲜来说,这是几十年来难得的实战机会,自1953年停战后几乎没有真正参战经历。
对俄罗斯来说,朝鲜士兵缓解了前线的人力危机。普京避免了大规模动员,却能填补阵亡造成的缺口。特别是在库尔斯克这种防御作战中,朝鲜部队成了重要力量。到2025年中,朝鲜兵力已达1.1万人,伤亡约4000人,还有大批工程兵负责排雷、修复基础设施。甚至有消息称朝鲜士兵也参与工厂生产,以换取更多技术。
更重要的是,普京从中得出了一个新体会:俄乌战争不是靠单打独斗能赢的,而是必须靠联盟作战。车臣战争能独自搞定,是因为西方不插手;但乌克兰战场却是一个国际化的博弈舞台。于是,普京选择收缩中东和非洲的力量,集中在乌克兰,并高调展示与朝鲜的合作,组建“反西方阵营”。2025年4月,俄罗斯军方首次公开承认朝鲜参战;随后普京亲自感谢金正恩,朝鲜也宣布为阵亡士兵立纪念碑。
这一切的深意在于:普京明白,要想打赢持久战,必须拉上盟友共同分担压力。而对金正恩来说,既能获取实战经验和技术,又能换取粮食与资金,还能提升在朝鲜半岛的威慑力。西方则高度警惕,担心朝鲜的核与导弹项目加速,导致东北亚局势恶化。美国甚至表态,朝鲜士兵在乌克兰是“合法打击目标”。
总的来说,朝鲜的参战让俄乌战争不再只是地区冲突,而是逐步演变为国际性对抗。普京从中学到,战争不能只靠一个国家硬撑,而要靠联盟;而朝鲜则借机提升国力,打自己的“小算盘”。这让俄罗斯短期内缓解了压力,但全球局势因此更加不稳定,核扩散风险也随之增加。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7码滚雪球几期比较好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